青島交通:堅持雙向發力 筑牢青隴情誼
半島網11月16日訊 當前,“十三五”規劃目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交通人秉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理念,樹立“一盤棋”思想,乘風破浪,堅毅前行,將交通扶貧和對口協作工作向縱深突進。2020年6月-9月,青島市交通運輸局主要領導帶隊赴隴南、安順,開展調查研究和幫扶協作,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各方協同,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提質增效。2020年11月1日-6日,青島市交通運輸局聯合隴南市交通運輸局、安順市交通運輸局,在青島舉行交通運輸系統第四期對口幫扶協作培訓班,隴南市交通運輸系統相關代表28人,跨越千里,奔赴青島,再續青隴合作新篇章;安順市交通運輸系統相關代表,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同步參與學習了培訓班全部課程。
群英薈萃,謀劃交通發展新格局
扶貧先扶智,樹績先樹人。對口幫扶,以人才交流、提質增效為要務。青島、隴南、安順三地通過多層次多渠道的對口交流,持續提升交通運輸系統從業人員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素養。
創新探索“云培訓”。2018年以來,交通運輸系統東西部協作培訓戰果豐碩,青島市先后累計培訓隴南、安順交通運輸系統干部138人次,人員互訪10余次,邀請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同濟大學等40余位專家學者,針對四好農村路建設、交通旅游融合發展、PPP投融資建設、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港口碼頭運營管理等專題,進行了深入講解和細致分析。受疫情影響,2020年交通運輸系統東西部對口協作培訓積極探索新模式,開展隴南選派干部現場培訓、安順選派干部視頻培訓,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時,聯合交通運輸部網絡學院、青島市公路學會等機構,做好東西部對口協作交通智庫儲備,打造決策咨詢與交流合作新平臺,當好“智囊團”,構建“生態圈”。
暢通青隴“雙循環”。2020年11月2日,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所許老師,在培訓班上做了《“雙循環”戰略與隴南交通發展》。隴南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輻射區,是聯結“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新通道上的重要交通樞紐和節點城市,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新發展格局中,青島依托膠東經濟圈一體化、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等戰略向西發力、沿陸突破,充分發揮青島的陸海交通走廊功能,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先行一步、走在前列,積極搭建兩地互動發展新平臺,發揮促進市場資源要素流動、循環、聯通的樞紐作用。
攜手編制“十四五”規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東西部扶貧協作要立足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化區域合作”?!笆奈濉逼陂g,青島市將在主動融入全國開放大格局中勇于擔當作為,立足未來交通發展需求,統籌存量與增量、傳統基建與新型基建發展,謀劃建設“四廊四路十字星、三縱三橫雙樞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堅持與對口協作城市規劃協同、一體開放,按照規劃編制管理體系,強化與隴南、安順兩地交通運輸部門的觀念互通、作風互鑒、共同發展,加速構建現代、立體、大交通開放格局。
交旅融合,全面深化鄉村振興戰略
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需要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深度融合。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立足隴南、安順城鄉融合發展階段和鄉村發展差異,激發和培育貧困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
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2020年11月4日,威海市公路勘察設計院康老師就《交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進行了專題講述。授課結束后,考察組一行來到即墨區,實地參觀農村公路與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情況。深秋的即墨古城,朱墻、彤門、黛瓦、黃葉、紅楓。穿梭其中,學員們感受著歷史的滄桑和文化的厚重,對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組織開展農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并與新舊動能轉換、村鎮整體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產業布局調整、全域旅游等有機融合有了直觀的感受;對合理配置資源、優化路網結構,全方位打造“一縣一特色、一路一風景、一村一幅畫”的旅游路、景觀路、生態路、產業路、文化路有了深入的了解。
打造“交旅融合”新模式。2020年11月5日,學員參觀并試乘地鐵11號線,調研嶗山交旅融合示范點。泰山雖云高,不如東海嶗。青島地鐵11號線是中國鐵建首條采用“BT+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的地鐵項目,也是開拓青島地鐵市場的“排頭兵”。線路設車站22座,打造“一站一景”模式,從北向南串聯起藍色硅谷、即墨中心、嶗山風景旅游區、世園會板塊、株洲路片區、金家嶺金融區6大新興片區,穿越山嶺隧道,享受時空變換,可以體驗“山、海、泉、林”的不同景觀。該線路是目前國內運行速度最快的地鐵線路之一,為推進膠東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啟濱海大道“熱再生”。濱海大道起于即墨,途徑嶗山、市南、市北,終于西海岸,是青島濱海南北縱向交通主干道。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今年5月份,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組織對路面進行實施了大中修工程。這次大中修,采用高效綠色的就地“熱再生”技術進行路面維修,由多臺設備組成的編隊在封閉的車道上緩慢前行,經過之后原本破損的路面變成了平整的新路,具有不產生揚塵、不中斷交通、不封閉道路等特點,有效改善了道路技術狀況和行車條件,極大提升了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這是青島地區使用該技術進行路面施工,培訓班學員們對該技術的關注度極高,與現場的解說員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大家對新技術、新工藝留下了深刻印象。
智慧賦能,引領交通產業新業態
唯有創新,方能引領。我們要充分認識新技術對傳統交通建設領域的沖擊以及由此產生的行業變革需求,在更加廣闊的視野和范圍內討論綜合交通的使命和愿景。近年來,青島持續幫扶隴南、安順兩地交通信息化建設,簽署幫扶備忘錄,積極開展對口協作城市智慧交通發展研究。
“智慧高速”全力打造品質工程。2020年11月3日,國際智能建設學會(ISIC)辛老師向學員們做了《“新基建”時代的BIM應用》專題報告,對新機場高速公路使用BIM技術進行了深入講解。新機場高速一期全長24.2公里,于2019年建成通車。建設期間,該項目采用信息化智慧管理平臺、橋梁二維碼信息技術等實施嚴格的標準化管理,運營BIM技術、云技術、VR技術構造出完整的虛擬工程,在虛擬場景中隨意“前進”、“攀爬”,查看工程結構的每一個部件。建成后,高速公路信息系統應用管理平臺、新機場高速公路跨膠濟客專轉體橋健康監測兩大系統開始運行,開展路網監測、應急處置、運營分析、信息服務、運維管理等,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效率。
“智慧機場”全力打造便捷工程。2020年11月6日,培訓班學員現場參觀了新機場航空大道、塔臺、航站樓、運控中心大樓(ITC)等場所設施,了解了新機場基本設施的設計理念、規劃成果、運行架構。新機場作為青島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承擔“面向日韓地區的門戶機場”和“區域性樞紐機場”功能定位,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融入海洋元素,打造“海綿機場”。同時,新機場采用“互聯網+機場”模式和先進成熟的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技術,實現“自助登機”、“人臉識別”、“一證通關”,提升旅客出行服務體驗,學員們直呼過癮。
“智慧出行”全力打造民心工程。近年來,青島市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力量,引入交通科技信息公司開展智能公交候車亭、公交電子站牌、巡游出租車車載機等智能交通設備的研發和推廣工作;攜手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積極開展青島港智慧引航服務系統建設;實施路網應急監測、交通運輸公共服務等項目,依托青島交通運輸能耗與碳排放統計監測平臺,開展交通運輸能耗與碳排放統計監測、推進綠色交通城市建設;開展城市互聯感知、數據分析和智能決策等交通大數據應用。對于這些項目,學員們聽的如癡如醉,現場考察更是積極踴躍。
脫貧攻堅有期限,東西協作無止境。當“隴上江南”與“東方瑞士”再次相遇;在北國最美的季節,微風拂過寧靜的街道,古老的紅瓦鋪滿落葉,明媚的陽光鋪撒在海面,星光點點,落葉斑駁,光影成詩。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山與海的約定,青島與隴南、安順相遇,肩并肩,手牽手,共同融入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布局,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通訊員 賈愛華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圓
下一篇:沒有了